探讨新农村规划的道路系统规划

探讨新农村规划的道路系统规划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非常迅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如北京平谷蟠桃采摘区、广东番禹农业大观园等等。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专家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旅游休闲空间,同时也为农民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开辟了新途径。

         根据中机院专家对岭背村现状的调查及基础资料分析,我们要以“投资少,见效快”的整治手段,从点到面,抓好重点地块的整治,搞好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整治的内容主要就包括道路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道路的规划对于整个新农村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旅游新农村道路系统的规划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就让我们以上杭县岭背村新农村规划为例,谈谈新农村规划的道路系统规划。
 
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策划—中机院 

    村庄道路的功能主要是解决村庄内部各区与各建筑之间的交通联系,村庄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以及村庄内部消防问题,同时又是重要的景观构成因素。

    1、道路在村庄规划中的特点

    村庄交通由行人、机动车(含拖拉机和农用车)、自行车组成。村庄交通的特点是一般车流量不大,主要为运输车及少量客运车。村庄道路往往还兼作生产晾晒的场所,这也是村庄交通的特点之一。

    2、村庄交通规划原则

    村庄道路要便捷通畅,结构清晰,顺应地形,符合人流与车流的逻辑规律。

    村庄道路以人流为重点,规划的道路应为安全、流畅的路线。在村庄内创造步行区,将步行、自行车、及机动车交通进行分流或局部分流规划。这样便可避免大量人流与车行交通的交叉与重叠。

    创造特征明显,环境优美的道路景观,尤其对于步行路,具有室外交往场所及多功能的特点,应着力研究步行视觉及步行动态过程的视觉效果,沿路规划丰富多彩的景观。

    3、交通规划特点

    ①交通便捷,人车分流
    当今的村庄规划中,路网不仅要满足交通便捷的要求,而且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妥善处理车行和人行的关系。
    ②适当划分各功能区
    合理的路网结构可以适当划分各功能区,使整个村庄结构清晰,分区明确。
    规划以主要道路将各个功能区串联起来,形成有机的路网结构,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
    ③形成村庄景观节点
    ④环路系统

    规划中环形干道的设置以最简洁的形式将最大面积的建筑交通串联起来,形成通畅的环道,在景观上做到步移景异,增加了行走的趣味性。

    4、道路交通的综合规划

    村庄的道路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必须是一个安全、高效的流动和联络通道,但它也并非城市干道,村庄的车行系统应是“通而不畅”。
    根据以上规划道路原则的要求,规划中车行道以环形加中心干道为主,环路为车行,中心为车行和步行混行区。网状的支路布局,使各区之间便捷联系并满足消防要求。多层次的车行系统把多元化的各功能区块联系起来,规划车行路分为两级:主干道和支路,红线宽度分别为7米和4米。

    5、停车规划

    停车场为汽车环路、入口车道及目的地提供了重要的联结纽带。其设计目的是为汽车安全高效地存放。
    村庄内规划停车场有以下几点考虑:
    ①为实现村庄内的人车分流,所有露天停车场均位于主要车行道旁。
    ②停车场主要是解决村庄内部机动车停放和大量临时停车问题。
    ③村庄停车场应有其“生态性”,即停车场以嵌草铺装,广植绿树,成为村庄中的另类“绿色空间”。
    中机院的专家称,一个景区的道路要让游客不仅进得来而且出得去,这是非常重要的。中机院,一直坚持融入山水、融入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不拘泥于传统的定式,坚持“师法自然,根植大地”的规划与设计思想,用专业能力在实践中不断为客户创造未所发现的价值!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的新空间与新政策导向

下一篇:中机院对智慧城市规范建设建议

在线咨询 400-666-8495